
每個人在團體中都有自己的位置,有的人當領導者、創造者、挑戰者、分析者、抱怨者、跟隨者、觀察者或者做小丑大有人在。若是在一個團體裡面沒有承諾、沒有歸屬感或使命,自然而然就不會在團體中出現。
我在這次的活動中的角色是擔任LP148的窗口。窗口是創造小組與自己P之間的橋樑,主要藉由窗口能夠讓活動資訊傳遞給自己的團隊,並且讓團隊能配合活動的進行;窗口不是創造小組,所以工作上也有分別。
在此次活動我最大的學習之一是嘗試去提共自己的意見,也讓我學習要去尊重創造小組的決定。
一個人的活動很自由,想怎樣就怎樣,但是團體一起就算有意見也須經過表決和領導者的決議,結果往往不如自己所以為的那樣,所以開放一個空間去接納不同的結果是我學習的功課。
每個人處在團體中有時角色會改變,一下是跟隨者下一次或許成為創造者...,每種體驗是不同的。跟隨者很服從,人們眼中的乖寶寶,分析者可以想到很多大家沒想到的事情,領導者總是要做下最後的決議......當任何種角色沒有好壞,只要目標是為著活動最大利益著想,我們在當中所經歷到的過程、討論就很有價值!能反映自己各式狀況,給自己警訊。
學習在意見沒被採納時不給自己貼"你沒有用"的標籤,反而是要肯定自己已經為團體著想作出貢獻,就算結果沒被接納,自己知道已經盡力了。
學習去接受團體表決的結果,就算自己覺得沒必要或是感覺不是很好,也學習相信創造小組所帶領的方向,不成為團隊中的阻力而是助力。
學習成為付出者,而非索取者。
我覺得參與的過程中體驗很多,最感謝的是我自己給自己機會繼續站在這個窗口的位置上去體驗更多,看看自己內在到底發生了甚麼事情
去貢獻自己確實能成就自己,只要自己夠察覺自己每時刻的狀況!
希望之光2 真的很棒
Betty